十三五以来,海州区科技局根据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总体部署,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,积极集聚各类创新要素,着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,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体系,科技服务业产业门类逐步增多,服务能力持续提升,服务收入稳步增长,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。全区拥有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17家,从业人员1700余人,其中研究和试验发展机构1家、专业技术服务机构16家。截止2020年11月,全区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32.26亿元,为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是加速整合创新资源。科技合作。100%的科技型企业与清华大学、中科院等4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,联瑞、海恒等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90余项,获批省产学研合作项目9项;建设江苏理工学院技术转移分中心、扬州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、国家领军人才连云港高端装备产业创新驱动站。招才引智。开展“高层次人才海州行”系列活动,围绕重点发展领域,引进一批具有综合管理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的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;通过定期培训、联合培养等方式,培育一批懂市场、会经营、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,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。成果转化。东浦管桩等企业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1项,获扶持资金1.2亿元,其中正大天晴、联瑞新材料、日出东方等企业获批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立项支持,有效促进了我区“三新一高”主导产业转型升级。
二是加快建设平台载体。孵化平台。累计建设国家级孵化器3个、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,森空间成功入选省级众创空间,海州工业园、新浦工业园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绩效评价,国家大学科技园完成国家答辩,科技大市场、连云港精准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建设。研发平台。推进市级研发机构提档升级,加快省、国家级研发机构建设进程,拓宽研发机构覆盖范围,全区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7家。科技合作。积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,深化与江苏海洋大学“周三科技服务日”活动,邀请上海交通大学、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300余名专家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活动123场,达成合作131项;区政府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签订合作备忘录,实现海州区“一带一路”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零的突破。
三是深化改革服务体制。政策完善。落实《海州区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(2016-2020年)》、《海州区众创空间管理与考核评价试行办法》等科技、人才新政,为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。为129家企业兑现高企奖励、省高企培育入库奖励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优奖励等区级配套资金1300余万元,有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。科技金融。创造性开展科技金融工作,以优化服务、促进科技和金融资源有效对接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,聚力开展科技金融工作,共为和昌机械等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争取“苏科贷”资金6.7亿元,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。
传真:0518-85802125 邮编:222006 网站标识码:3207000006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637号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