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赣榆区科技局正式启动 2026-2028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,立足2026 年高企认定新规“质量穿透、创新为本”的核心导向,通过“提前部署筑根基、精准挖潜扩增量、对标培育提质量、个性服务强实效”四维发力,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。
一、提前研究新政策,积极迎接新挑战
针对2026年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》修订即将带来的研发费用严审、发明专利权重提升等重大变革,赣榆区科技局于9月底研究制定了新的高企培育计划,并组织全局骨干开展高企培育新政研讨,重点解析研发费用穿透式核查、成果转化收入占比等核心指标,提前适应政策调整带来的新变化。
二、精准挖潜筑根基,升级培育扩增量
延续“结硬寨、打呆仗”工作传统,主动联系财政、商务、工信、税务、环保、统计等部门和各镇(园区),启动新一轮企业排查行动。在原有“签约项目、新开工项目、规上企业、加计扣除企业”四库基础上,新增“科技型中小企业库”,重点摸排先进制造、海洋生物等领域企业。目前已完成370家企业筛查,新增后备企业26家,培育库总量突破200家。
三、对标新规抓培育,练好内功提质量
锚定新规“重质不重量”导向,建立“三维对标”培育体系:在知识产权方面,联合专利代理机构开展专利清查行动,对入库企业实施专利布局辅导,重点资助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核心专利培育;在研发管理方面,邀请财务专家开展“研发费用全流程规范”辅导服务,强化研发费用真实性核验;在成果转化方面,建立“转化台账+收入追踪”机制,要求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收入占比不低于 60%。今年以来,已帮助 42家企业规范研发专账,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8件。
四、一企一策求实效,分级培育促成长
实施“初创-成长-复审”三级培育机制,为每家企业定制个性化方案:对32家初创型企业,重点开展专利挖掘与研发立项辅导;对 78 家成长型企业,聚焦成果转化与产学研合作,组织对接高校院所16次;对33家复审企业,开展合规风险排查,避免因数据问题失格。
五、主动服务优生态,闭环保障提效能
建立“专班+专员”服务制度,8名班子成员带领分管科室分片负责2个省级园区和15个镇,每月开展“上门问诊”不少于2次,现场解决政策咨询、材料准备等问题。对企业反映的跨部门诉求,推行“首接负责+协同督办”机制,协调解决企业技术、人才、资金等需求。
下一步,赣榆区将持续深化培育举措,以高企培育质效的提升助力全区“5+X”产业体系迭代升级,为建设强富美高新赣榆提供创新动能。
撰稿人:卢磊 审核人:田维彬
传真:0518-85802125 邮编:222006 网站标识码:3207000006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637号 网站地图
市纪委派驻第九纪检监察组 电话:0518-85812072